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工作 - 正文

【清廉西林】西林先辈的清廉故事

发布日期:2022-05-18 浏览量:

【清廉西林】西林先辈的清廉故事

(讲述人:陈先刚)

熊顺伦的故事

西南林业大学离休干部熊顺伦,解放前曾是地下党“边纵”的老同志,他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怕得罪人,对待歪风邪气就像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只要发现谁的动机不纯他就会立马提出批评意见,有时还会弄得当事人脸红心跳;第二是能严格要求自己,总是能够从集体和单位的角度去想问题,不会与学校和组织讲条件或者讨价还价。他曾经做过我们学校印刷厂的厂长,那个时候学校经费很少,工作条件也非常差,可他每次向学校有关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都会谈到怎么样充分利用好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勤俭办厂,想办法完成工作任务,从不跟学校谈条件、摆架子。在他离休后,本来可以全额报销医疗费用,可他却时常自己掏钱去看病,若干年来未曾报销过医药费,家中虽然有一个患糖尿病的妻子,却从未沾过一丁点他医疗待遇的光。并且,在他去世之前还资助了十几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有的一直到大学毕业。

孙文福的故事

在早些年开展的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被省里作为优秀党员典型宣传的孙文福老师,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昆明农林学院的本科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远在黑龙江省的一个军马场工作,十多年后因我们学校急需教师才调回来,由于当时急需加强校园绿化,学校就安排他去抓育苗和绿化工作。自从我到学校工作后就经常看见他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与学校的临时工没两样。能看见他坐下来的时候只在两种情况,要么是参加会议要么是组织生活,但由于经常处于疲劳状态总是坐下来不多一会儿就开始瞌睡了。当年学校还在安宁温泉,他的妻子工作在昆明,有一个小孩跟着他在学校附属中小学读书,由于他一心扑在学校的绿化工作上,经常疏于关照孩子的生活与学习而使其健康与学业都受到了不利影响;为了不耽误苗木架接他没能赶上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为了不让学校购进的苗木冻坏,他央求并陪同驾驶员顶着满天大雪将苗木抢运到库;凡此种种,不胜枚举。长期的辛苦劳作和寝食无常使他患上了胃癌,但他却以极其乐观的心态做了手术后,又继续投入到学校的绿化工作之中。孙文富老师家境虽不宽裕却心无贪念,当学校搬迁到昆明时校园急需绿化,他通过朋友关系订购到了一批很珍贵的水杉树苗,有人得知后私下找他商量,愿意出高价钱跟他买一部分,在别人看来恰是一个合理的个人赚钱机会,可他却一口回绝了对方要求,把所有苗木都用在了校园的绿化。他被西林人尊称为“西南林业大学的老黄牛”。

孙韬的故事

孙韬老师退休前长期担任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一直在思想育人方面精心耕耘并注重言传身教。学校还在安宁温泉时他一直充当校园的义务园丁,经常利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修剪校园里的绿篱,记得我在1982年分配到学校工作后,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在下班后或节假日修剪校园的绿篱,一直坚持到迁校昆明后有了专门的管理人员为止。还记得学校在温泉揪木园的时候,昆明有家的教师一到周末就急于坐车回家了,而家在昆明的孙韬老师却时常为了工作周末还留在学校。孙韬老师在退休后仍然不忘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学校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我校在云南省是首家接受评估的高校,当时有一个任务就是要用一种能体现文化底蕴的形式来展示学校的办学精神与特色,孙韬老师积极支持这项工作,呕心沥血地收集整理校史资料,创作出了一首词丰韵美的快版书,在文艺展示晚会上给评估专家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有效增强了他们对我校办学精神与特色的认同。至今,孙韬老师还一直通过指导和帮助大学生书法协会支持和参与在校大学生第二课堂的素质教育工作,继续为学校的思想育人发光发热,并成为学生心目中十分敬仰的前辈长者。

不难看出,以上这些事例充分展现了一个个老共产党员克己奉公、服务人民的清廉品格,无疑是值得我们努力学习的优秀榜样!